目前采購商城中會需要接入各大電商平臺,來豐富本商城中的商品種類,為客戶或需求部門提供多樣化的選擇。但是客戶面對琳瑯滿目且海量的電商商品,也無法快速去篩選對符合自己實際價格要求的商品。此時,比價功能應運而生,那么比價功能如何設計吶,我們往下看。
一、需求描述
客戶需要找到同一類商品,再看來自不同電商的商品價格(采購價),再從中選擇合適價格的商品進行下單。
二、需求分析
這里存在兩個核心要點需要滿足:
如何找到同一個商品或相似商品,且準確度要高;
如何將找到的商品的價格組成信息和商品整合起來,提供給客戶直接清晰查看,提高加車或下單率。
三、需求設計
設計步驟:數據收集->數據存儲->數據處理->比價計算->輸出展示。
1)數據收集:客戶在頁面輸入關鍵詞后,采購商城將關鍵詞內容帶入到調用電商API搜索接口去搜索,電商API搜索接口再返回相關商品信息給到采購商城,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稱、商品編碼、價格、折扣、庫存量、用戶評價等。
2)數據存儲:第1步采集到的商品信息會實時儲存到數據庫表中,按照不同來源記錄,便于后續(xù)的數據處理、比價計算和輸出展示。
3)數據處理:對第1步采集到的商品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,如剔除重復/無庫存/下架等商品、清洗數據(按照業(yè)務規(guī)則)、計算商品折扣率、分析用戶評價等。
4)比價計算:比較計算其實是應用到比價算法模型,用于比較來源不同的同類商品價格,并推薦給客戶,可以讓客戶自主選擇,也可以系統推薦最優(yōu)惠的購買方案。
比價算法程包含數據篩選、數據排序、價格比較、優(yōu)惠券匹配。
① 數據篩選:從數據庫表中篩選符合條件的商品信息。這里重點說到如何判斷電商A中的商品001與電商B中的商品002就是指同一個商品,且是客戶需要的商品。判斷的標準是依據搜索關鍵詞、商品目錄、商品名稱、品牌、商家等條件進行篩選。如果命中,就是記錄下,如果沒有命中,可以找相似商品。
② 數據排序:根據客戶設定的排序方式,對篩選出來的商品信息進行排序,如按價格從低到高、按折扣率從高到低等排序方式。
③ 價格比較:通過比較不同電商平臺的不同商家的商品價格,找出最低價的商品,并計算出購買這個商品的總價。
④ 優(yōu)惠券匹配:根據客戶輸入的優(yōu)惠券信息,自動匹配適用的優(yōu)惠券,并計算出扣除優(yōu)惠券后的最終購買價格。
5)結果展示:將比價結果展示給客戶,通常包括商品名稱、價格、商家信息、優(yōu)惠券信息、來源電商。展示效果是按綜合(銷量、價格、評價三者權重相加 )、銷量、價格和評價的維度來依次展示,最優(yōu)的可以打上優(yōu)選標簽。
此方案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不斷調優(yōu),去優(yōu)化匹配的精確度,逐步提升比價功能的實用性,為客戶帶來實質的業(yè)務提升。